" >
在激情四溢的球场内外,人声鼎沸,熙熙攘攘。8月16日,标志着足球爱好者的狂欢节——2025年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(以下简称“河北五超”)常规赛首轮赛事正式拉开帷幕。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群众性五人制足球主客场联赛,它以其鲜明的“草根性、业余性、全民性”特色,吸引了众多目光。
草根足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?江苏“苏超”给出了有力的答案:前八轮比赛,现场观赛人数超过110万,前七轮赛事带动多场景消费高达380亿元。草根足球,正在成为城市拉动消费的新引擎。
城市的活力,源自于普通人对生活热情的集体实践。草根足球作为足球运动的基石,其赛事的全民参与特性,让社区、学校与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连。
“苏超”之所以能火爆一时,正是因为它让普通人成为了足球的主角,让这项运动接地气、聚人气。许多人白天工作、晚上训练、周末比赛,群众属性被推向了极致。“河北五超”同样深得人心,其常规赛全由业余选手参与,这种去专业化的设置打破了职业联赛的壁垒,让教师、职员、快递员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有机会站在省级赛事的舞台上。当球迷们在看台上热情洋溢地加油助威,“河北五超”通过覆盖14个城市的联赛体系,将足球从竞技体育转化为大众节日,唤醒了人们对地域文化和家乡情怀的关注。
文化是体育赛事的灵魂。贵州“村超”自2025年走红以来,以其“赛事+民俗”的模式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,同时也让经济收益辐射整个产业链。在足球文化中,地域归属感起着关键作用。“苏超”各支球队为各自城市而战,地域特色形成了强大的社交传播效应。“河北五超”的14支球队同样代表着各自城市,其鲜明的球队IP将城市历史、产业特色和精神气质凝聚成体育符号,重新激发了人们对地域文化和家乡情怀的热爱。如石家庄的“正太饭店”IP承载百年记忆,唐山的“钢铁”IP呼应工业城市的转型,邯郸的“成语”IP则将燕赵文化传播至足球赛场。这种“一城一IP”的打造,为“河北五超”赋予了独特魅力,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台,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情感纽带。
融合发展与持续创新,是群众体育赛事保持活力、突破圈层的关键。“村超”的启示在于,它超越了足球本身,成为集侗族大歌、特色美食、非遗展示于一体的盛大节日,创造了“体育+文旅”的新生态。“苏超”也借助互联网平台,广泛传播赛场上的感人瞬间,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影响力。处于起步阶段的“河北五超”若想突破边界,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,还需深度挖掘自身价值,持续创新,并借助现代传播和专业运营,拓宽宣传渠道,精心推广。
细水长流,汇聚成海。草根足球要想枝繁叶茂,需要打好全民牌,让更多百姓参与其中,而赛事的成长壮大则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磨练。
“河北五超”的赛程将持续9个月,全赛季预计举办近230场比赛。随着赛事的深入,如何提升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,对于这个致力于打造全国性有影响力赛事的组织来说,显得尤为重要。